年度人物 | 扎根中国大地,谱写时代篇章!且看马院学长知行合一的实践之路
扎根基层,深入生活
他参与支教
为乡村的美好明天奔走奋斗
融通中外,坚毅创新
他在世界和平议题中
传承红色教育
发出中国声音
读书明志
在书本中理解当代中国命运
甘于奉献
在志愿服务中丰富生命内涵
他以理论执笔
蘸实践为墨
书写青年学子的
青春篇章与使命担当
个人简介
王泽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22级硕士生,中共党员,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兼职辅导员、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曾任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学生部长、南京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宁夏分队队长、外国语学院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曾获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全国特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铜奖,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优秀营员,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标兵),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南京大学十佳志愿者,南京大学-中国光谷奖学金,栋梁优秀奖学金等荣誉。
奔赴山海:播撒下热爱与梦想的种子
教育是个闭环,等我成为了你才理解了你。
”用心投身教育事业的人,都在学子的心灵中激发出希望与热情,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创新。在求学的过程中,王泽森对很多老师的帮助都铭记于心,也切身体会到了老师对于学生的深刻影响,所以他希望将这份启蒙时期的力量传递下去,引领更多的学生勤奋求知、诚恳为人。大一暑假时,他参与了一项短期支教项目,这次经历让他憧憬着未来能够加入长期的支教活动,在了解不一样世界的同时,成为学生们的引路人,为他们照亮心灵的方向,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成人、成才。
王泽森与支教地学生在一起
于是王泽森作为队长加入了南京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来到隆德二中,负责三个初一班级的历史课程,以及照看班级的晚自习。面对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他调侃地说,自己或许变成了学生时代“最讨厌”的老师的模样:课前考小考、课下找家长;早自习后,“突袭”临时抄作业的同学;晚自习时“巡视”其他年级,叮嘱调皮的同学不要浪费时间;晚自习后,他甚至还走访男生宿舍,检查数学作业。有位回族男生,平时英语不好,王泽森便追着他到宿舍给他听写英语单词。有天放学的傍晚,王泽森在楼梯口看到了十分难忘的一幕——那个同学在角落里一边手拿拖把搞卫生、一边捧着英语书背单词。在支教结束即将结束时,这位同学给王泽森写了一封信:“王老师,我既恨你,又感谢你,还很舍不得你……”这宛转复杂的情感也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多年以来自己老师的良苦用心,明确了教师这一角色的意义。在和学生们的日常相处中有许多这样触动心灵的时刻,无关奖项与荣誉,而是身体力行地去传道、授业、解惑,感受帮助他人带来的温馨与动容。这些与同学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支教经历中最让他珍视的部分。
王泽森家访照片
支教学生来信
除了支教团的队长,王泽森也兼任隆德二中的校团委副书记。一年的支教生活里,他家访踏足十个乡,为当地筹集助学金、爱心物资总计超40万元;也和支教队员积极搭建东西部沟通桥梁,对接南京大学公益社团、南京大学“家枢”创业团队开展“书信漂流”、院士绘本分享、外国文化云课堂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谈及这些时,王泽森说自己俨然成了派驻宁夏的“代表”,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南大,要谨记赓续南大人在宁夏隆德支教帮扶的优良传统。传承的另一方面则是“破局”,在全面脱贫的当下,学校的基础设施已较为齐全,物质帮扶更多是传递教育与励志的火种,以“不放弃每一个人”的理念助力山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但是,“脱贫摘帽”有止步,帮扶却没有止步,以隆德二中为代表的西部教育也面临着留守儿童、年轻教师不足等现实问题。王泽森坦言道,一年的经历尚不足深入理解、解决这些问题,但支教团一行人可以代表着如今有志向、有热忱的大学生群体,呼吁更多人关注中国的乡土现实,并在当地留下一股创新突破的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也希望互相帮扶点点汇聚的星火,能在未来带来更大的变化、更积极的影响。
道以日新,协同并进,讲述中国和平故事
“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学生实践团队起源于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共同发起的本科生国际科考项目。在通力合作下,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认真地完成了社会实践任务,收获了丰富成果,并获评全国百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虽然社会实践结束了,但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还在对项目“更新迭代”,从一开始对约翰·拉贝先生事迹的追溯探究,到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口述史记录,甚至是和平教育课程的开展,团队一直在拓展项目的更多可能性,并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提升项目开展的社会价值。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南京获评中国首座国际和平城市、《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两份白皮书的发布……围绕历史与和平,寻找学术在现实世界的切入点,一份融合了历史记忆与和平教育的升级版项目由此应运而生,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道上大放异彩。“经历了这一过程,自己最受益的收获是要坚持不懈地创新,就像团队指导老师陈民教导的那样,日日新才能保证项目的高质量推进。”王泽森分享到,“如此一来,比赛中就能为自己团队不断添加砝码,而这一感悟也同样适用于做学问与为人。”
一个好的参赛项目需要由优质的团队来推进,最终的成绩也是团队队员齐心协力的结果。开发小程序、设计文创产品、推出和平教育课程……每一件都离不开来自不同专业同学的集思广益。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逐渐找到了彼此之间的默契。尽管成员们来自多样的专业领域,对问题的看法各异,甚至出现意见分歧,但正是这些差异性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团队精神的核心就在于每个成员都能为了共同的目标,放下一己之见,学会妥协与协作。在撰写报告、美化设计、开发程序等任务中,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角色,全力以赴,团结一心。“团队工作就是学会欣赏他人性格、欣赏他人特长的过程,有观点不一很正常,但是团队整体更重要,”他这样告诉我们,“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使个人能力发挥出来。如果没有团队的合力,恐怕没有人可以获得如今的成果。”
知行合一,诠释新时代青年使命
王泽森本科专业为朝鲜语,当谈到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研究生专业,他表示自己自高中时期便对文史哲十分感兴趣,是一个比较有想法、有情怀的人,也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把握中国与世界、历史与当下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个人与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需要大量科研人才,也需要党政人才。我希望通过自身的讲述,把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普及给社会公众,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理论政策背后的深层含义。”本科在高丽大学交换期间,他曾在《世界化与人权》课堂上向外国师生讲述中国的发展成就;也曾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少年“汉语桥”夏令营外籍师生开展“重走安全区”沉浸式宣讲研学活动;也曾在支教期间代表全县职工参加全市“党的二十大”主题宣讲比赛。他在一次次实践活动中,向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群体讲述那些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实践故事。利用学科优势,他立志做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的“生力军”。
为少先队员做宣讲
立足当下,服务社会,志愿与奉献已成为他责任担当的生动注解。他曾任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学生部长,服务全校三千多名师生投身“返家乡”“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百余名南大学子投身到“全青实习岗”实习实践活动中;跨校区、跨院系开展多场次“实践进院系”活动;通过“南青实践”公众号向全校师生提供实践咨询;对接团市委、团区委在我校开展“青柠实践”启动仪式,搭建校地共建、院校联动的桥梁和纽带。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环保、外文翻译、图书馆义工等3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连续多年奋战在吉林、宁夏等多省份高考招生工作一线,多次被评为本科招生工作优秀志愿者。他的实践之旅,是对青年使命的深刻践行:怀揣梦想,勇于探索,用行动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
招生工作中的王泽森
回顾过往,王泽森也真诚地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在大学期间认真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积极行动实践,并学会从身边的师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不负青春时光,勇担责任,追逐梦想,奔赴热爱!
- 推荐阅读 -
潜心打磨专业水平,他在南大做一“芯”一意的科研人!
年度人物│身着戎装,心怀理想!他这样回答青春的选择题!
年度人物 │ 1/100000!他在南大,本科就科研!
采访│周庆瑶
文编│周庆瑶
美编│袁宇晴
封面│刘畅
责编│李林静